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中國.秦皇島.天下第一關

大陸的端午假期連三天,度過連續上七天班痛苦日子之後,新地點旅行終於到來。這次來到有名的山海關,也就是歷史有名的故事,吳三桂為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展開中國歷史莫名剃頭綁辮子的歷史階段。上一次從北京回瀋陽時經過山海關車站,心裡就想著一定要找時間來看看,沒想到命運就這樣把我引來啊!



山海關.天下第一關!之所以為天下第一關是因為以此界做為明朝關內關外的分界點,出山海關就不是明朝的領土為外族的天下,想打進中國這裡是當時第一防線,可見山海關重要的戰略性。名為山海關,顧名思義有山有海,除了平原的天下第一關城外,山有角山長城,海有老龍口長城,中國萬里長城唯一接到海裡的長城,同時具備關山海三個地方!這麼有歷史紀念價值的地方怎能不來您說是吧!?

天下第一關景區通票為RMB100大洋,天下第一關為其中一景點,建議購買通票一次逛完,至少雷克斯我是這麼做。天下第一觀景區包含照片內這些地方,兵部分司裏頭真的沒什麼好看,進去晃晃拍拍照估計十分鐘就可以出來,觀光客主要還是在關前廣場活動,而關城內可進入,內有正港天下第一關真跡,以及鎮關之寶青龍偃月刀一把,總不可能把天下第一關真跡放在外頭風吹雨淋,那可是骨董阿!而青龍偃月刀是真的,只是不是關公那一把,關雲長掛掉的地方離山海關遙遠的很,八竿子打不著,刀為練兵操演之用,雷克斯我仔細觀測應該只有阿若史瓦辛格等級的人才有辦法拿起來揮,那刀也太大把了吧!

關城內上二樓要多付RMB$2元,雖然便宜但裡頭一定沒啥東西,因此我們沒進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再告訴我裏頭有啥米呵呵。廣場有一匹馬,推薦與牠合照,山海關各地都有馬,雷克斯我覺得這匹最漂亮!這裡很王八的是雖然購買的是通票,但是一出去就不能再進來,沒有蓋個章在近來這回事馬的,就這樣我錯過了騎馬合照。而好在買了一個特別的紀念品:通關文牒哈哈哈哈,也就是古代出入關的申請書,當時一看到雷克斯我馬上決定這個要買,真是太有紀念意義哈哈,師傅會用毛筆字現場書寫,就是為了它我們逛了一圈再跑回來,因為他老人家太早還沒上班!最後我們是跟守衛講我們已經付錢但是沒拿貨,好險有通融讓進,不過只能進去一位,守門的還挺精明蛤?不然錯過實在太可惜

最後雷克斯的感想是,吳三桂被頂頭上司搞得不爽,聯合別人打回去這點個人挺欣賞,所謂你不仁我不義,你要衝康那我又何必跟你客氣?由此可見明代末無能人,李自成是沒啥用的傢伙沒眼光沒遠見,否則也不會犯這種鳥錯誤亡國。來到天下第一關,再來就是:天下第一雄關.嘉裕關,問題是嘉裕關在萬里之外的甘肅,這真要好好計畫一下了...
























山海關,又稱榆關,以古渝水而得名,位於河北省最東部與遼寧省接壤處,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境內,燕山與渤海之間,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1961年,萬里長城山海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山海關北靠燕山,南臨渤海,扼守華北與東北之間狹長的陸路交通要道,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商朝時,屬孤竹;周朝時,屬燕地;秦、漢時,屬遼西郡。北齊和隋唐時都在這一帶修建過城關,今日在撫寧石門寨,仍可看見北齊長城遺址,隋文帝時,設置榆關,元朝時稱遷民鎮。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修築長城,在此設立關城,因位於山海之間,故名「山海關」,歸隸永平府管轄。嘉靖年間,薊鎮總兵戚繼光重修了山海關及附近的長城段——角山長城。在關城以北修築了北翼城,以東的歡喜嶺(又名凄惶嶺)上修築了威遠城。崇禎年間,兵部尚書孫承宗在關城以南及海邊修築了南翼城和寧海城。寧海城背接長城,高3丈,周長1里,從陸地直插海中,狀似龍首,故又稱「老龍頭」。此外還有城堡、水關、墩台等多處,星羅棋布,相互呼應。以上共同組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嚴密堅固的山海關防禦體系,歷來是中國最緊要的軍事重鎮之一。明人概括山海關的戰略,「內拱神京,外捍夷虜,最契緊處」。樞輔大學士孫承宗指出:「關門系天下安危」。天啟二年(1622年)有兵力七萬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馬一萬二千七百六十匹,次年,馬步兵員已達十萬。御史汪裕疏言:山海關「現存之兵,禦侮有餘,定額之餉解給無難」。

目前山海關及周邊的古建築,已大多修復原貌,形成獨具特色長城歷史文化游,明清社會民俗游以及古代孟姜女等傳說游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文化名城。其城牆尚完整,是中國現今保存相對較好的一座明長城關城。當今,其旅遊文化價值顯著,與「麗江古城」,「平遙古城」,「鳳凰古城」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城」。 明末鎮守山海關的將領吳三桂與清攝政王多爾袞合作,在山海關前擊潰了前來征討的李自成軍,並帶領清軍的大舉入關,由此導致了李自成大順政權和南明政權的覆亡。

清朝時,山海關為臨榆縣城,因位於北京與瀋陽之間,而有「兩京鎖鑰」之稱。清末和民國時期,關城周圍又成為戰場,八國聯軍戰爭和九一八事變後的長城抗戰都在這裡率先爆發。

山海關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關內」、「關外」、「闖關東」、「關東軍」等稱謂,均指山海關而言。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約4公里。城牆高14米,厚7米,內用夯土填築,外用青磚包砌。東牆的南北兩側與長城相連,牆上有奎光閣、牧營樓、威遠堂、臨閭樓等建築。東南北三面牆外挖掘了深8米、寬17米的護城河並架設弔橋。城中心築有鐘鼓樓。

山海關的四面均開闢城門,東、西、南、北分別稱「鎮東門」、「迎恩門」、「望洋門」和「威遠門」。四門上原先都築有高大的城樓,但目前僅存鎮東門樓。東門面向關外,最為重要,由外至內設有衛城、羅城、瓮城和城門四道防護。城門為巨大的磚砌拱門,位於長方形城台的中部。城台高12米,其上的城樓高13米,寬20米,進深11米,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重檐歇山頂建築。城樓上層西側有門,其餘三面設箭窗68個,平時以窗板掩蓋。在東面屋檐下還高懸一塊巨大匾額,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為明代進士蕭顯書寫,每字高1.6米,字體蒼勁渾厚,是山海關城的象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